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樁基聲測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340.8億元,同比增長44.7%,兩年平均樁基聲測管工業增長18.8%,樁基聲測管工業生產繼續恢復良好勢頭。第三季度,樁基聲測管工業生產繼續復蘇,利潤保持良好增長趨勢,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利潤水平提高。資產負債率和資本周轉率持續改善。工商利潤保持快速增長。
1-10月,規模以上樁基聲測管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9850.5億元,比上年增長77.9%;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5209.0億元,增長50.5%;外商和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978.0億元,增長31.7%;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606.3億元,增長30.7%。從行業來看,1-10月,35個行業的總利潤同比增長。在這些行業中,石油、煤炭等燃料加工行業的總利潤同比增長9.30倍,石油和天然氣開采行業增長2.67倍。第三季度超過70%的行業利潤超過了疫情爆發前的水平。大多數行業的整體效益好于疫情爆發前,其中18個行業的利潤兩年平均增長率超過10%。營業額同比增長。
1-10月,規模以上樁基聲測管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1.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2.2%;經營成本76.33萬億元,增長21.3%;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96%,比上年增長1.09個百分點。前三個季度,樁基聲測管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率達到44.7%,是歷史上罕見的高速增長,這與去年同期基數低有關。就兩年平均增長率而言,近年來仍然是較高的增長率。結合樁基聲測管工業企業的利潤率數據,可以看出樁基聲測管工業企業的經營效率普遍處于良好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聲測管行業在第三季度表現突出。高新技術制造業利潤快速增長。第三季度,高新技術制造業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33.6%,比規模以上樁基聲測管工業平均水平高19.3個百分點,引領效應顯著。其中,醫藥制造業受國內外疫苗需求大、企業產銷旺盛等因素驅動,第三季度利潤同比增長66.8%,延續年初以來的快速增長趨勢;電子通信設備制造業受企業收入影響較大。投資收益由降息等因素驅動,利潤增長33.4%,比第二季度增長14.6個百分點。采礦業:原材料制造業利潤規模顯著擴大。第三季度,礦業利潤增長2.04倍,原材料制造業增長42.5%,保持高速增長趨勢,為樁基聲測管工業企業提高利潤提供重要支持。消費品制造業利潤穩步恢復。第三季度,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恢復,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9.7%,兩年平均增長率為12.0%,呈現穩定復蘇趨勢。成卓分析,疫情防控常態化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果,為樁基聲測管工業生產順利恢復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抓住國外供需缺口大的時機,擴大出口,明顯拉動防疫材料、機電產品、房地產后周期相關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等多種樁基聲測管工業產品。
第三季度樁基聲測管工業企業經營狀況明顯改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單位成本下降,利潤水平提高。第三季度,隨著減稅、減費、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政策措施的不斷有效,規模以上樁基聲測管工業企業營業收入中的費用比去年同期下降0.39元,明顯下降。利潤狀況的改善使企業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10月末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3%,比上月末下降0.5個百分點,比上月末下降0.1個百分點。加快資金流動,提高經營效率。10月底,規模以上樁基聲測管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和成品庫存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1.5%.13.7%,比上月下降0.6.0.5個百分點,流動資金占用情況有所改善。與上個月底相比,企業應收賬款的平均回收期減少了3.8天,減少了0.4天。成卓分析,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保供措施,預計后續商品價格將逐步回歸,下游企業壓力將得到緩解。
第四季度,國家出臺了制造業小微企業階段性減免稅政策,研究推出新的大規模減稅措施,進一步提高對制造業企業的金融支持,將有效保證樁基聲測管工業企業的良好運行。